新鲜 / 健康 / 便利 / 快速 / 放心
beat365今年以来,丹江口市以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为引领,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主要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统筹各方力量,整合涉农资金,补齐农村基础短板,不断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示范新标杆。今年共创建省、市乡村振兴示范村10个,其中三官殿街道办事处蔡湾村示范村创建受到省委副书记诸葛宇杰、市委书记黄剑雄的好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竞争遴选定对象。以“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的进取精神为指引,按照试点先行、压茬推进的工作思路,建立了示范村创建遴选竞争机制。1月12日,我市市委书记赵洪福同志亲自主持召开了2023年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谋划遴选工作会议,17个镇(办、处、区)党委书记同台竞争演讲,41个候选村的党支部书记进行现场表态,5名市领导和12位市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现场评审。最终从41个申报村中遴选出了19个村,确定为2023年丹江口市乡村振兴示范村。
二是专业设计严规划。围绕环境优美和产业兴旺两大主线,聘请专业机构,对标A级以上景区标准,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高标准高水平引领示范村建设。规划设计方案经过反复修改打磨后最终由市委书记亲自逐村召开会议,多轮修改审定,设计之初就要求必须结合当地自然地理条件,注重挖掘每个村庄的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人文元素,体现村庄个性魅力,杜绝千村一面。同时,进一步明确“乡镇是示范村创建工作的责任主体,乡镇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的要求,严禁在实施过程随意变更规划设计,避免建设过程中走样。
三是项目谋划明重点。一方面,我们以“三改两优两治两坚持”(改路、改厕、改林,优产、优服,治水,治污,坚持共同缔造,坚持农旅融合)为主要建设内容,不断补齐农村基础短板;另一方面,明确围绕乡村建设“六件事”、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和充电桩建设任务,全力推进示范村创建工作。将有限的资金和项目落实到需要的地方,一体推进,打造精品。2023年力争将六里坪镇蒿口村、习家店镇龙口村、均县镇怀家沟村等9个村打造成十堰市级示范村;将三官殿街办蔡湾村、官山镇吕家河村、均县镇怀家沟村等6个村打造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四是整合资金强保障。2023年,全市共预算安排财政衔接资金10150万元用于示范村创建。其中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9040万元,本级财政衔接资金1110万元。计划实施示范村项目53个。截至8月15日,示范村衔接资金项目已全部开工。其中六里坪镇蒿口村、马家岗村、孙家湾村,牛河林区凤凰山村,三官殿街办蔡湾村、狮子岩村,均县镇怀家沟村、浪河镇浪河口村等8个村的项目基本完工;蒿坪镇寺沟村、卢嘴村、丁家营镇三清庙村、龙山镇土台村、石鼓镇贾寨村等5个村施工进度超过75%。其他6个村施工进度均已超过50%。示范村整合的其他农口资金项目也在稳步有序推进。
五是强化调度提进度。实行周调度和月拉练工作机制,每周统计项目进度,半月进行一次视频调度,每月组织开展示范村项目建设现场拉练活动,对各镇(办、处、区)示范村项目推进情况进行排名和通报,推广经验,总结不足,不断优化调整改进工作。截至目前,已开展项目拉练2次,下发通报2期。同时,把示范村创建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重要内容,对创建成效突出的给予通报表扬,对推动不力的镇(办、处、区)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切实形成比学赶超的竞争局面。
十堰市郧阳区青龙泉社区是湖北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集中安置全区18个乡镇4152户14892人,其中18岁以上人群中初中及以下学历11338人,占比76%;搬迁前9084人以务农为主,占比61%;特殊群体对象4593人占比31%,包括低保对象2009人、慢病对象1200人、精神障碍患者225人、残疾人1159人,分别占比13.5%、8%、1.5%、7.8%,是全区占比的2.6倍、2.9倍、3倍、1.9倍。面对特殊的人群结构、翻天覆地的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完全重构的邻里关系、猝然而至的群体心理调适,如何让社区群众适应新环境、习惯新业态、建设新生活,郧阳区认真贯彻落实习关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关于推进强县工程的相关要求,接续发展香菇、袜业两大主导产业,完善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系统推进德治自治法治“三治融合”,建设宜居宜业和美社区,搬迁群众从最初“不想来”到现在“不想回”。社区建成以来零、零案件、零事故,不仅实现了“挪穷窝”“拔穷根”,更实现了“富口袋”“富脑袋”,先后荣获全国“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湖北省易地搬迁“稳得住、能致富”安置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1.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持续增收。青龙泉社区有8300余人具备完全劳动能力,半劳力或弱劳力2523人,其中在外务工3756人,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创业5315人,基本实现家家有项目、人人有事做、户户能增收目标。社区依托昌欣公司建成1250亩香菇种植基地,建设香菇大棚1113个,配建香菇深加工产业园、菇菌园体验馆等“接二连三”项目,带动2300余人在香菇产业链上增收,户均收入从2017年1.2万元增长到2022年3.5万元。依托棉伙棉伴工厂建设袜业车间4万平米,装备袜机1581台,配套建设袜业后道工序加工车间4个,带动2036人在袜业产业链就业,袜业工人人均月工资从1500元增长到3000元。利用社区门店从事小加工、小物流、小买卖225人,在社区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和组建的红色物业公司、劳务公司就业174人。社区群众人均纯收入由搬迁前2018年的3980元增加到2022年的17321元,714户群众购置了小汽车。社区居民王清峰承包大棚种香菇,妻子陈鲜在袜业工厂上班,父母在“零工超市”务工,一家人年收入超过12万元,“下楼就业,上楼生活”,社区一大批群众像他们一样过上了现代版“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2.群众在社区里能享有城区相当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城区一样,城区自来水、电、天然气、路、5G网络直达社区,邮政快递、银行网点、新能源充电桩布局社区,路灯、室外广播、安保监控设备、污水处理、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等覆盖社区,青龙泉公交车10分钟内可到城区。服务水平和城区相当,社区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幼儿园2所,学位充足,与区重点小学——实验小学师资共享、教学共研,成为首批省级教联体试点;与区人民医院协作共建医养融合托育中心,千人床位数、千人医护数比高于城区,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城区,康复回社区;民政、医保、残疾人补助等60项高频行政审批事项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即申即办,办事不用“两头跑”;水电缴费、物业客服、ATM机存取款、积分兑换、图书借阅现场办理,矛盾纠纷调解、警务处置、消防应急一键响应,农贸市场1个、商业网点14个、商铺门面68间,基本服务不出社区。个性化服务优于县城,社区劳动力实名制登记信息平台,常态化提供零工超市岗位,失业人员三天内提供就业岗位选择;邻里驿家、爱心食堂、老年服务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托幼中心等便民场所步行15分钟内可到达;“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实时监测645户特殊群体家庭“一键呼叫”“烟感报警”“燃气报警”装置和203名精神及智力障碍人员定位手环,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群众深刻感受到,搬进社区变化大,生活不比城里差。
3.群众融入了新家园。25名群众被推举为社区干部,60名热心居民成为社区义警,164名群众当选楼栋长,320余名群众参加民俗表演、乐器演奏等群团协会,715名群众成为志愿者,自编自导自演“社区晚会”每周火热上演,热闹场面不亚于春晚。55名党员被评为先进党员,86名群众被评为贤惠人家、香菇状元、织袜能手等先进典型,1560户家庭被评为十星级文明家庭,典型引路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形成了团结创新、感恩奋进的社区精神。首批98户群众自愿将户口迁移到社区,652名群众从外地回社区务工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安幼养老都兼顾;原本为“电商达人”搭建的双创中心拓展成为社区“新媒体中心”,成为群众自发宣传社区好人好事好风景的重要窗口,群众参与感、归属感、认同感越来越强,实现了从“易迁人”向“社区人”的转变。
1.因地制宜,选对产业。坚持搬迁与产业同步谋划,深度研究搬迁群众群体特征,靶向寻找合适产业。一是精准分析搬迁群众需求。从人口结构来看,搬迁人数众多,老龄化程度高,慢病、精神障碍患者、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对象多,文化程度不高,需要劳动强度小、技术门槛低的产业;从生产习惯来看,群众搬迁前多以务农务工为主,选择产业需要考虑劳作习惯;从搬迁目标来看,群众脱贫增收任务重,急需周期短、见效快、收入稳定的产业;从区位特点来看,社区紧临汉江,产业发展必须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集约节约、高质高效。二是充分论证选择香菇产业。逐一分析现有种植业发现,香菇种植占地少用水少、投资小见效快,符合社区土地紧张的实际;郧阳气候条件适宜,原料资源丰富,有香菇种植传统,社区有充足人力资源,机械化制棒模式劳动强度低。成立调研组考察随县、西峡等香菇种植大县发现,香菇产业技术成熟,深加工附加值高,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大,价格相对稳定。同时邀请专家学者和专业机构对郧阳香菇品质进行了检测,充分论证了香菇产业发展的可行性。三是抢抓机遇发展袜业。在招商中发现浙江诸暨等地袜业企业普遍缺工人,不少有转移意向,而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链条比较长,技术门槛不高,只要不印染,就没有污染;国内国际市场订单比较稳定,其后道工序所需的隐形袜机、缝头机、定型机、翻袜桩等设备,成本不高,轻巧便携,占用空间小,可入户,能满足留守妇女、弱劳力或半劳力灵活务工需求,特别适合社区搬迁群众就近就业。经过多方分析,区委区政府果断选择香菇、袜业两个产业作为社区的主导产业。
2.优中选优,找准企业。坚持建房先建厂、增收先增岗,制定招商地图,反复比选、优胜劣汰,引育龙头企业。一是引进企业办试点。2017年引进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三板上市企业湖北裕国菇业落户郧阳,在青龙泉社区建设香菇种植基地,288户群众当年种植当年成功。2018年聘请浙江省诸暨市大唐镇一名原党委副书记担任郧阳袜业产业发展首席顾问,于当年4月引进了大唐镇一家袜业企业落户青龙泉社区。二是因时因势促升级。2018年11月经过专班对接、持续跟踪,亚洲最大袜业公司——上海中昊针织公司看准了劳动力资源丰富的青龙泉社区,果断投资1.7亿元,利用社区已有厂房建设湖北棉伙棉伴智能纺织科技公司,新上最先进智能袜机,产品全部出口欧美。2019年5月湖北裕国公司生产经营异常,区属国有公司全资收购裕佳菇业,成立十堰市昌欣香菇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76亿元改造升级原香菇大棚并新建智能香菇大棚、香菇深加工产业园和菇菌园体验馆。三是接续发展强链条。2022年昌欣公司入选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产值7.8亿元,目前正在新上全自动制棒、点菌、养菌设备和香菇饼干、口服液等深加工项目,建设废菌棒处置车间,形成集菌种研发、菌棒制作、香菇种植、精深加工、市场销售、循环利用等于一体的香菇产业链。棉伙棉伴公司2022年生产袜子1.5亿双,产值达7.37亿元,正在扩建厂房2万平方米,新上高档设备600台,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
3.整合资源,加快建设。坚持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充分利用易地扶贫搬迁对大型安置区的后续扶持政策,通过向上争取、财政投入、部门支持、企业投资、社区自筹、群众出资等办法,筹集资金,多元配套,共建社区。一是整合易迁债券资金和土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资金,完善基础设施。整合多项资金1.71亿元,配套建设市政道路、公交、消防、燃气管网、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二是整合部门资金,完善服务设施。争取国家专项资金4886万元、财政配套2144万元、对口协作单位东城区支援200万元、部门自筹370万元,建设青龙泉九年一贯制学校、刘湾幼儿园、东城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养融合中心。按照房屋由社区提供、功能由部门配套的办法,利用易迁后扶资金180万元建设智慧社区,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40万元搭建双创孵化中心,利用民政资金40万元、慈善总会15万元建设“邻里驿家”活动中心及爱心食堂,利用教育资金建设“四点半学校”,区直部门提供相关设施完善警务室、消防站、图书室、亲子活动空间等功能场所。三是整合财政资金、国企资金和社会资本,加快产业发展。整合财政资金0.59亿元、国企资金2.87亿元、袜业企业资金1.7亿元、能人大户资金1120万元,发展香菇和袜业等产业。
4.动态调整,定好政策。根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和群众关注的焦点,动态施策,对症下药。一是兜底政策让群众“无忧干”。针对群众种植香菇初期无设施、无技术、无资金、怕风险的顾虑,采取统一供棚、统一制棒、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办法,国有企业出资搭建棚架配齐设施,免费提供群众使用;开发“香菇贷”累计为352户贷款1760万元;聘请67名技术员包片入户,手把手免费指导提供技术保障;实行菌棒补贴,联合保险公司开发香菇综合收入保险,制定香菇最低收购价,保证每棒收入不低于8元。针对群众最初到棉伙棉伴工厂上班无技术工资低、不习惯不稳定的担忧,社区干部与企业挨家挨户敲门招工人,联合企业制定前6个月最低工资兜底保障机制,机修工3000元/月、挡车工4000元/月、后道工序2500元/月,向务工满三个月的发放稳岗补贴,为夫妻双方在织袜、机修等岗位工作满三年的发放6万元房票补助,提高袜企员工稳岗率。二是扶持政策让群众“大胆干”。让农户“有恒产”,采取国企让利、政府补贴、农户分年支付的方式,推行香菇棚架产权到户;采取制棒养菌厂房设备免费使用和建改棚架、冻库建设给予奖补的办法,支持农户变“大户”,搬迁群众刘单启利用社区制棒厂组织群众自主制棒,吴立强走出社区在青山镇种植20.12万棒。提供龙头企业订单和30-50万元的袜业贴息贷款与生产车间,出台带动50人以上稳定就业三个月以上的奖励10万元政策,4名群众由务工向企业主转变,开办袜业后道工序加工车间4个,带动830人就业。免费技术培训,依托华中食用菌产业研究院,培养本土香菇种植技术员128名;依托郧阳科技学校设置袜业机修工专业,棉伙棉伴开展跟岗实训,培养机修工8名、档车工108名。三是个性政策让群众“都能干”。针对企业对60岁以上老年人就业安全性存在顾虑的问题,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开发“社区投保、地域为界、人数框定”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打通60岁以上群众务工通道,让他们在“零工超市”灵活就业,既可领工资,又可换取蔬菜、油盐酱醋等日用品。针对群众想就业但苦于老人小孩无人照料的问题,建设幸福食堂、康养服务中心、四点半学校、老年活动中心等,530余个劳动力从照顾老人小孩中解放出来。针对少数群众期盼通过更多渠道就业,社区建设“双创中心”供网红免费使用,推进“云”上带货,帮助销售社区农特产品。
5.着眼融入,建强组织。纵向建立“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网格居民小组+楼栋长”的双层组织架构,设立4个居民党支部和4个企事业单位党支部、8个网格党小组、105个党员中心户;横向成立15个群团服务组织和12个志愿服务组织,设立党群服务中心、“邻里中心”,提供“一站式”“全天候”“零距离”服务。一是精准解决“两头跑”问题,让易迁群众“身入”社区。针对易迁群众顾虑的原有承包地宅基地山林经营问题,完成搬迁群众原居住地承包土地山林确权登记、颁证到户,由村级合作社代种代管或流转给能人大户耕种管护,确保收益。广泛开展认人、认亲、认事“三认”活动,收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集中办理社区安置房不动产证、户籍迁移、残疾证和结婚证补办等,民政、医保、乡村振兴、就业等区直部门选派干部常驻社区常态办理高频事项,退役军人、低保救助、就业补贴、慢病管理等业务在社区开辟绿色通道一站式办理,解决了群众居住在社区、办事回老家的“两头跑”问题。二是搭建群众说事议事管事平台,让易迁群众“行入”社区。扎实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成立居民议事会,制定居民公约,召开楼栋会、小区会、党员会,激发群众参与谋划决策社区的大小事情。通过征求群众意见、群众大会表决等程序解聘原来外聘物业公司,由社区群众自主组建物业公司,社区主导、能人牵头、群众共管,群众缴纳物业管理费由原来的0.5元/平方米降至0.1元/平方米,缴费率由过去的31%升至98%beat365。成立平安义警队,55名热心群众竞聘社区平安义警,负责治安巡逻、矛盾调处、安全巡查等;把民意直通二维码张贴在楼栋单元口,群众扫码点单建言献策235条,根据群众意见拆除原广场中央花坛,腾出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指导菇农成立61个香菇种植互助组,组建社区菌棒运输队,降低用工和运输成本。三是开展“我是党员我当先,我是群众我当家”活动,让群众“心入”社区。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作用,宣讲党的好政策,传播好声音,经常性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宣讲活动,86名创业模范、贤惠人家、致富能手、厚道邻居、平安卫士等身边典型先后走上讲台现身说法,社区群众人人争先进、家家创“十星”,“十星级文明家庭”比例达到38%,“闲人多愁、懒人多病、忙人多福”成为社区群众的普遍共识,“社区是我家,居民一家亲”的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
1.坚持就地城镇化方向,分类推进农村特定人群向县城集中。面对18个乡镇4152户14892人就近选址难、产业发展难、群众脱贫难、搬迁稳住难等问题,郧阳解放思想,换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变小规模搬迁为大规模集中,变山村就近搬迁安置为择优选址安置,变小型扶贫产业为支柱产业。按照集约节约、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要求,在三面环江、依山傍水的城郊建设青龙泉社区;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居民自治,从根本上解决易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持续的问题。实践证明,选择县城及周边区域集中安置是破解“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有效办法,也是实行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重大工程移民搬迁、城区周边拆迁、外出返乡人员等农村特定群体向城区集中安置,加快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的有效路径。
2.坚持壮产业育企业促就业,扎实推进群众在家门口持续稳定增收。青龙泉社区用系统化理念发展产业,多方论证把香菇、袜业作为两大兜底产业,经过六年的持续努力,两大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链、从政府主导到企业主体、从单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小而弱的产业成为全链条、高效益、抗风险的现代产业。用好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选产业育企业,用良好环境、贴心服务吸引龙头企业落户,引导群众把香菇大棚当家业看,把袜业岗位当“铁饭碗”看,128名群众从香菇种植的“门外汉”成为技术能手,116名群众成为袜业产业挡车工和机修工,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超七成参加了零工超市务工和香菇采摘分捡包装,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青龙泉社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019年4.67:1减少至2022年的1.99:1,实现了产业带动企业、企业吸纳就业、就业反哺产业的良性循环。实践证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让群众在参与产业链分工中分享收益,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实选择。
3.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统筹推进政府群众社会同向发力。青龙泉社区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人人参与的基层组织、自治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服务体系,搭建了共建共治共享治理平台,引导群众成为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主力军。在社区治理上,由社区成立之初多达22名各相关乡镇派出干部,到现在仅有3名乡镇派出干部,89%的社区两委干部由搬迁群众担任;在社区服务上,从外聘技术、引入公司的外包式服务,到推举社区能人成立物业、技术服务公司群众管共同干的主人式服务;在乡风培育中,由最初的部门送、间歇式、不对称的供给式文化活动,到现在的群众演、常态化、精准化的自给式精神培育;在产业发展上,群众从“政府兜、企业带、干部帮的被动式参与”到“政府搭、大户带、互助干的主动式发展”。实践证明,易迁群众是社区的主人,唯有坚持党建引领,充分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变你和我为“我们”,群众才能稳得住,能致富,过上幸福生活。
今年以来,郧西县以全省“三级就业服务体系试点”为契机,以“出得去、输得出、留得下”为要求,以农民和村集体经济双增收为目标,持续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截至目前,全县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外出务工6.5万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0.8%。
(一)抓站位、强责任,工作有力度。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抽调3名专职工作人员集中办公,负责统筹协调推进试点工作。全县18个乡镇(场、区)各明确1名分管领导,组建试点工作专班。286个村各明确1名专职人员办公,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同步发力的工作机制。二是压实工作责任。制定下发《完善三级就业服务体系 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试点工作方案》,召开“完善三级就业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动员会、推进会10余次,逐一明确工作内容、方法步骤、时间节点。将试点工作纳入考核督办范围,县委狠抓落实办、县纪委、县乡村振兴作战指挥部督查问责组共同跟踪督办。三是强化工作保障。县委、县政府统筹100余万元用于试点建设和工作经费,确保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
(二)抓重点、强支撑,工作有深度。一是建立就业帮扶平台。成立305家就业服务公司,配备286名稳岗就业协管员。各就业服务公司结合实际组建工程施工队、农业服务队等生产经营组织,通过承接劳务输出、道路养护、绿化管护、建筑施工、产业基地建设、家政服务等业务,进一步拓宽了集体经济和农民就业增收路径。羊尾镇老关庙村劳务服务公司已实现收入40余万元。二是强化系统数据支撑。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姓名、联系电话、文化程度、就业状态、就业意愿和就业需求等基本信息摸排,全面掌握劳动力资源情况,精准建立劳动力数据库。将外出务工信息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和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系统并动态更新,确保全县农村24.8万人劳动力、9.3万脱贫劳动力就业信息精准有效。三是加快配套政策落实。先后落实劳动力就业培训补贴资金35万元、培训机构补贴资金30万元,发放创业贷款2.77亿元,预计全年发放一次通补贴400万元。
(三)抓统筹、强优势,工作有广度。一是加强劳务协作,引导输出就业。持续深化与广东省、北京市、武汉市、鄂州市等地的劳务协作关系,定期开展劳务协作交流和招聘活动,引导劳动力赴劳务协作地就业,今年来已输出就业7000余人。二是强化技能培训,促进技能就业。围绕“六大产业链”和务工就业需求,依托县劳动就业局、农广校、职高等培训机构,就近就地举办生产加工、家政服务、餐饮、育婴、月嫂、电子商务等特色培训班,组织培训57期,培训各类技能人才2300余人。三是探索“共享用工”,支持灵活就业。以就业帮扶公司为依托,探索“共享用工”模式,将劳动力富余企业的闲置劳动力调剂到茶叶市场主体等劳动力密集、季节性劳动力短缺的企业务工,帮助企业富余劳动力有组织的灵活就业增收。四是聚焦职业风险,做好保险保障。针对外出务工人员潜在的人身意外伤害风险和劳资纠纷,合力推出保险服务机制。协调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每年投入160万元,为全县脱贫群众、监测对象购买小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县委、县政府每年投入500万元购买防贫保险。县委政法委牵头成立法律维权专班,帮助群众解决劳资纠纷、工伤事故等问题,给外出务工人员撑起“保护伞”、吃下“定心丸”。
房县认真贯彻落实习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抓衔接,创示范,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区”目标任务,狠抓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示范创建规划先行。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一村一个特色,一村一规、一业一景,全域谋划乡村振兴。一是一村一品高标准规划。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县主要领导4次专题召开规委会,逐村研究审定村庄规划。突出一村一品,不搞整齐划一,注重挖掘村庄独特乡土文化和地域特点,保护传统民居,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多展现自然风貌、民族特点和文化传承。通过和美乡村建设,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让广大群众“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二是一村一业高水平发展。坚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狠抓产业带动增收,落实“链长制”,发展菌、畜、药、烟、茶、黄酒和蔬菜七大产业链产业集群,每村明确1-2个主导产业,每户确定1个以上产业增收项目,全县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大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三是一村一景高质量建设。尊重群众意愿,突出村级资源特色,坚持宜农则农、宜游则游,每村政府投入20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近5亿元,首批启动22个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7个“田园综合体”“茶旅小镇”“黄酒小镇”等片区建设,做到示范先行、示范引领。
二、乡村振兴产业为本。坚定不移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培育市场主体,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带动群众增收。一是锚定“七大产业链”建设。出台42项政策,统筹资金4.48亿元,支持“菌、畜、药、烟、茶、黄酒和蔬菜”七大产业发展,完善产业链,拓展产业附加值。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实现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意愿的农户“到户产业”全覆盖。二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积极招引和培育产业龙头企业,重点支持实力强、带动效果好的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充分发挥产业引领和联农带农作用。新增家庭农场372家,培育市级示范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市级以上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30家。实现全口径加工产值80.5亿元,同比增长21.2%,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4.5亿元。三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以稳定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为目的,推动平台、资源、服务下沉。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探索资源开发型、资产盘活型、农旅融合型、产业带动型、党建引领型等经济发展模式。全县281个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
三、乡村建设实事支撑。实施养老照料、安幼托育、厕所革命、公路建设、垃圾清运、污水处理和寄递物流、新能源充电桩建设,建强乡村建设四梁八柱。一是以示范村为重点,乡村建设开新局。出台《房县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方案》,制定《2023年度房县乡村建设任务清单》,明确支持政策和工作要求。坚持共同缔造理念、落实以奖代补政策,重点推进2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和7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发挥示范村“排头兵”作用,采取每月调度、季度拉练等方式,确保示范村乡村建设行动压茬推进。二是以办实事为切口,乡村建设启新程。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聚焦“6+2”民生实事,投入财政资金7380万元,带动社会资金3000万元,完成512户农村厕改,提档升级10个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16个垃圾分类站点改造升级,建成运营8个养老服务综合体、7所幼儿托育中心,新建农村公路96公里,281个行政村寄递物流和20个乡镇充电桩实现全覆盖。三是以部门为主体,乡村建设谱新篇。县直部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指导乡镇,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县教育局主导推广农村幼儿园多方携手共托模式;县交通局主导推广军店镇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模式;县民政局争取到民政部率中国交通建设监理协会、中国公路勘察协会等3家行业协会为房县“老人幸福食堂”慈善项目捐款捐物90余万元,均得到市级肯定并推广。
四、乡村治理党建引领。以党建引领善治、以自治化解矛盾、以法治防止纷争、以德治化风成俗,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乡村善治新格局。一是组织保障党建引领。大力实施“筑堡工程”,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立足把基层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强化驻村帮扶,助力打造产业兴旺、邻里和睦、乡风文明、服务健全、法治平安的乡村新常态。二是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在示范村项目建设中,积极组织村民利用“户院会”围绕示范村建设效果、亮点、不足等方面开展评议,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0余条,采纳近20条。三是“三官”巡村完善机制。建立乡官、村官、警官“三官”巡村巡查机制,全力推动“人往网格去,事在网中办”。全县建立党员中心户6500余户,注册登记义警服务队员6000余人,建成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包联网格示范点186个,配齐配强“三官”1890人、“五长”976人。有力推动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有效确保乡村平稳有序、健康发展。四是文明实践塑造新风。以乡村文化振兴建设为主题,持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数字乡村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0个实践所、281个实践站,实现建设全覆盖,全县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及乡村治理得到持续巩固和有大幅提升。
五、和美乡村先行先成。通过群众参与、示范引领,乡村建设成效显著。一是群众主体创建。尊重群众意愿,注重科学引导,加强工作统筹。示范村建设,村庄环境旧貌换新颜,农房变景点;田园综合体建设,土地增值,农民增收,农田变花园;片区打造,农村变景区,资源变资产。群众在投身乡村建设中,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获得感,变“要”为“我要干”。全员参与下,房县荣获全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单位称号。二是示范引领创建。坚持共同缔造理念,落实以奖代补政策,2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亮点纷呈。7个村获评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军店镇和上湾、项家河、阳坪、南潭、陈家铺5个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上营、潮汪、淮水3个村荣获全省和美乡村建设试点;老人坪村获评市级红色美丽村庄示范。三是片区联动创建。县级抓统筹、乡镇建片区、村级建节点,三级联动打造一批精品节点,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点面结合,示范村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建成城关镇“黄酒小镇”、军店镇“田园综合体”、红塔镇“幸福南潭·房县后花园”beat365、化龙堰镇“山水田园·家在上湾”、土城镇“醉美土城·康养小镇”、窑淮镇“茶旅小镇”、青峰镇“乡村旅游特色村”等七大片区,强化“为农民而建”理念,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近年来,竹山县立足“建功绿色低碳示范区、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县”发展定位,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坚持把构建托幼体系建设作为乡村建设“六件事”政治任务之一,依托县乡村三级阵地,整合人力、政策、社会资源,延展服务婴幼“最柔软的人群”,常态跟进留守关爱和特殊群体照护,纾解群众急难愁盼,彰显教育作为担当,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起步、培亮点,示范引领、因地制宜探索推进“1+5”托幼模式,确保幼有所托有平台、幼有所育有承接beat365、幼有所爱有集聚、幼有所乐有特色、幼有所安有保障。
围绕乡村建设“六件事”,探索多元办园模式,构建“公办为主、普惠优先、覆盖城乡、布局合理、提升品质”的公共服务体系,全力争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示范县。
——扩充城乡托位。顺应现阶段城乡人口出生趋向,积极破解城市挤、乡村弱资源格局,以教育之力服务新型城乡一体化,既主动争取对接项目,又科学规划避免投资浪费,委托第三方综合考量全县城乡人口出生、教育布局、学位需求因素,突出提升学前教育“两个占比”达标,编制《竹山县2022-2035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2023年争取专项资金6500万元,新建宝丰第二幼儿园、秦古第二幼儿园、城关明清幼儿园、竹坪中心幼儿园,无偿移交落实卓尔小区配套园,“腾笼换鸟”改扩建竹山实验幼儿园,新增学位1200个。
——补充保育人才。抢抓湖北幼儿师范学校对口帮扶机遇,采取3+2模式联合办校,依托竹山职教集团开展幼师保育技能培训,会同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中职教联体,为鄂西北片区培育大量优秀人才。2023年竹山县争取编制部门批准招聘幼师20名,建设3个学前教育城乡协作型教联体,以保育人才队伍扩充提升全县学前保教水平。
——延展公共服务。积极探寻降低群众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路径,会同卫健、市场监管、行政审批部门调研评估城乡各类学校附属班、公办园、普惠园,整合资源延伸2-3岁幼儿托位需求。全县17个乡镇幼儿园均开辟“绿色成长通道”,向589名2-3岁幼儿提供安全的托育服务,让年青上班族、外地打工族、园区务工族放手创业就业,让保育人才多操心,让家庭个体少费心。
全县各乡镇、村按照“有场地、有人员、有功能、有制度、有活动”五有标准,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一体化建成17个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覆盖率达到100%。强化乡村干部网格包片分工,配备乡镇儿童督导员17名、儿童主任244名。
结合“三民”实践活动,竹山县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志愿服务队200余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000余人次。为有效解决乡村关爱人力不足矛盾,招募乡镇年轻党员教师、乡村干部、公益性岗位、中心户长等组建留守儿童关爱志愿服务队,利用双休假期开展家访、作业辅导、趣味游戏、心理疏导、兴趣培养、安全教育等系列活动,把爱心播撒到农村留守儿童心中,共同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双台乡整合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资源,标准化建设未成年人保护站,文化体育广场成为儿童聚集的乐园。麻家渡镇杨家河村打造“童心港湾”和“微心愿”谈心角,标准化建设未成年人保护阵地,组织乡村教师开展非遗剪纸传承、书香阅读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村BA,让留守儿童的欢歌笑语荡漾在山水间。积极对接争取国家关工委、蚂蚁集团支持开通视频爱心热线电话,暖心抚慰少年儿童快乐成长。全县17个乡镇开设“希望家园”37个,招募返家乡大学生、中小学教师、高中毕业生、“五老”等志愿者130余人,托管农村留守儿童2200余人,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近两个月的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素质拓展、安全自护、心理关爱等公益托管。
竹山县根据城乡学校生源变化,及时调整教育规划布局,对闲置教学点、村级小学采取所有权beat365、维护权、使用权“三权分离”,在稳定所有权前提下交付乡村无偿使用、高效利用,解决好农村安幼养老阵地不足、投入不足现实矛盾。结合推广养老服务同时兼顾安幼事项,形成“老带小、小伴老”的良性互助局面,全县已建成53个安幼养老中心、120个日间照料中心、203个老友之家。擂鼓镇西河村用好安幼养老中心平台,组织36名党员、15名乡贤与留守儿童“结对子”,每周开展书法、绘画、阅读、手工、研学等活动,并实行积分制激励,提升“一老一小”聚集度、融合度、向往度。县妇联积极争取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春蕾计划”400个,动员全县1000余名妇女干部组建“爱心妈妈团队”与各乡村结对暖心。麻家渡镇罗家坡村发动群众共同缔造,腾场折违兴建养老安幼服务中心,全面提升村居公共服务水平。
竹山县亲贝托育中心面向1—3岁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三类托育服务,现有托育幼儿30人,有效满足城区、社区干部群众的个性化需求。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建设兴办托育、托管服务机构,全县审批留守儿童托管机构18个,托管儿童700余人。
竹山县天英中心积极打造关爱品牌,校外托管实现70%的乡镇覆盖。《让花儿绽放》荣获第三届北京国际儿童电影展金花奖组委会推荐大奖,塞尔维亚国际青年电影节最佳剧情片。
2012年开办的星源阳光儿童托管家园,配套建成儿童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卫生保健室、亲情连线室,一人一档建立未成年人档案,为特殊困境儿童链接各方资源,及时开展家庭教育、心理辅导等宣传教育活动,无形担负教师辅导、父母关爱、保姆照料三重角色,10年来累计托管儿童2000余人次,2023年6月中心负责人张红同志荣获“荆楚最美儿童主任”荣誉称号。
竹山县坚持办点示范、总结经验、稳步推进的思路,率先在7个乡村打造15个“童伴之家”。在溢水镇何家湾村,每天8点准时开放“童伴之家”,特别是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童伴妈妈”总会站在“家”门欢迎孩子到来。孩子们自觉早早过来找“妈妈”辅导学业、讲故事、做手工,或者带进茶山聆听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湖北省地质局乡村振兴工作队发挥行业优势,通过科技信息赋能用三维电子地图全景标注何家湾村中心户长、建档立卡对象、党建示范户、留守儿童住址信息。3名工作队员变身“童伴爸爸”,每天工作之余陪同孩童练球健身,普及地灾防范安全知识。省地质局23位“童伴妈妈”定期到村开展志愿帮扶,何家湾村“童伴之家”成为家长和孩子们的温馨港湾,村级广场整修一新,视频监控全景覆盖,小滑梯、小蹦床、小赛道成为孩子休闲最爱。
为提升关爱成效,竹山县明确各乡村学校派硬人、硬派人,至少抽调4名党员教师轮换参与“童伴之家”的志愿服务,丰富留守儿童课余文化生活,温暖孩童的心灵世界,让爱的种子萌根发芽。
全面推进“双减”落地,围绕五育并举,彰显学生个性发展,充分利用教育主阵地,开放18所乡镇青少年宫,办好“四点半”学校,良心解决“学生放学早、家长无法接、在家无人管、安全有隐患”现实问题。目前除寄宿制学校外,共开办“四点半”学校37所,参与教师1793人,参与学生25809人。
针对新课标科学优化课程设置,努力提升学生作业、体质、睡眠保障水平。积极争取中央彩票基金,大力推进“相守计划”公益项目和“复兴少年宫“工程,以社团活动和兴趣小组为载体,推进课后服务与素质教育有机整合,加强体育艺术、非遗传承、科普创新、娱乐游戏、拓展训练,让留守儿童“学相守、玩相守、爱相守”,更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快乐成长。竹山县连续3年荣获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最佳组织奖”,竹坪小学乡村少年宫选送的《梨园小花旦》荣获湖北省级一等奖,有64件作品在十堰市第3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
竹溪县深入贯彻落实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以家建推进“小家联大家,大家帮小家”的新时代“齐家”,通过重塑家庭价值、团结家庭力量、凝聚家庭智慧、激活家庭活力等措施助推社会大家庭治理的文化、平台、方法、参与等要素整齐划一,让“小家”“大家”共同齐,发挥了家庭在社会大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实现以家庭建设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竹溪经验。
2022年以来,竹溪县通过家风共建、联户共治、积分共创等措施强化小家与社会“大家”之间的制度联结,让县域治理的家庭基点更为牢固。
(一)以“小家”家风齐,实现“大家”治理价值齐。竹溪县通过“家规家训进万家”的齐家风,形成社会大家庭的共同治理价值。首先,入户征集家规家训,提炼治理价值。竹溪县在镇村两级成立家规家训工作小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通过户院会或入户访谈的形式征集优秀家规家训,整理编辑《竹溪县家规族训辑略》。其次,家规家训进入万家,培育家庭共同价值认知。经过户院会评选后,部分家规家训会提交到村两委,由村内党员群众代表进行决议,并将家规家训制作为牌匾赠送给模范家庭,挂在房前屋内。目前,竹溪县家规家训牌匾入户已达4万余户。最后,家规家训写入村规民约,形成共同治理价值。通过镇村党委的最终审核,村两委会将既具有当地特色,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相融的内容保留。竹溪县选出100余条家规家训写入村规民约,形成大家共同的行为和价值规范,形塑“大家”共同的治理价值。
(二)以“小家”力量齐,助推“大家”治理平台齐。竹溪县创新“支部引领,协会治村”和户院会议阵地,实现治理主体齐。一方面,百家共建协会组织,创新专题治理平台。根据家庭内部成员结构特征和群众集中反映的服务需求,设立相应专题协会,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精准吸纳各类专业化主体参与治理。同庆沟村成立了“六个协会”,吸纳了村内文化能人、产业能人、乡贤能人等各类主体40余人。另一方面,家户共同组成户院会,打造常态化治理平台,形成了“行政村——村民(网格)小组——户院——家户”的四级治理体系,其中户院的规模一般为20—30户,是促进家庭之间横向关系互动和家庭联合共治的重要组织形式。目前岳王庙村有四个村小组,每个小组下设两个户院并配有中心户长,已实现村内167户全覆盖联系。
(三)以“小家”人员齐,推进“大家”治理主体齐。竹溪县以平台共建、十员共治、机制共创等措施凝聚乡村百户智慧,实现“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转变。一是家庭共建“十员”队伍,整合专业治理人才。竹溪县以家庭积分和模范家庭荣誉动员在村的“三师”“三老”“三员”等多行业主体与镇村干部共同参与村级治理,充分发挥不同行业主体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二是“十员”情法并用化解矛盾,提升治理主体能力。通过党员说事人、党员中心户、“十员”队伍等治理主体,户院会、院坝会等治理平台凝聚“大家”智慧,乡贤和村干部走进农户家中化解矛盾纠纷,实现矛盾纠纷不出户。三是“十员”贴近家庭供给服务,提升治理主体服务水平。组织“十员”进村入户,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了解家庭诉求和急难愁盼问题,变“坐等群众来找”到“上门式服务”,为家庭提供了法律、医疗、政策咨询、教育等多方面的微服务。
(四)以“小家”激励齐,助推“大家”参与治理齐。竹溪县以“家庭积分”激励家户参与公共事务治理。首先,以家庭积分联结公共治理。积分增减主要依据环境卫生、公益活动、乡风文明、诚实守信、好人好事、移风易俗、产业发展等内容和负面清单,打造公开化、标准化的量化指标体系。其次,以积分动态管理助推治理参与。按照“即时积分采集、周清月结认定、年终积分清零”的要求,即时更新积分数额,让家庭积分真正运转起来,带动人们参与公共事务。最后,创新积分兑换形式促进治理长效。通过累积家庭积分,村民们不仅可以获得精神上的荣誉激励,而且可以在“爱心超市”中兑换奖品,助力家庭微心愿的实现。
竹溪县以家建赋能县域治理,通过瞄准县域治理的家庭单元,强化家村互动的治理联结,巩固治理体系的家庭基点,有效提升了县域治理的自主性和治理效能,完善了以家为基点的纵横联动的县域治理体制。
竹溪县将家作为治理的对象和始点,以家建体制机制的创新有效激活家庭细胞。一是以家村联结实现治理组织延伸到家。通过中心户长联家和协会组织带家,将家庭吸纳到治理过程之中。同庆沟村协会组织供给的服务已覆盖290余户,1200多人,通过组织延伸到户实现了矛盾纠纷发生率下降90%,村内已无悬而未决的矛盾。二是家为单元的户院平台激发治理动能。通过生活化、常态化的户院治理阵地,将家户横向联结起来,实现众人的事情众人来商量。小南沟村通过户院会治理阵地让矛盾纠纷上浮到村的概率下降98%,基本实现小矛盾在家化解,大矛盾户院会讨论,提升了家庭参与治理的自主性。
(二)以“小家”合作,提升了“大家”治理的效能。竹溪县以“家村共建”机制合力解决基层治理中的难题。一是“十员共治”机制有效提升了服务效能。在村内通过十种行业的主体供给服务,变群众“找服务”为群众“自我服务”,运用“日清周结”工作法,打破了服务家庭的时空距离,让家庭享受到即时到户的专业服务。2023年以来,甘家岭村通过“十员”解决群众诉求70余件。二是家为基底的村治体系提升了协商效能。竹溪县已经形成了村两委——村民小组——中心户——家户的四级村治体系,将家户作为乡村治理基点,整合家户成员和资源,由说事人或中心户根据依事定点原则在说事点协商调解矛盾纠纷,2023年以来,同庆沟村95%的矛盾由中心户长协商化解。
(三)以“小家”为基,创新了“大家”治理的体制。竹溪县夯实治理体系的家庭基点,持续优化县域治理体制。一是以家为基的组织体系优化了县域治理体制。家庭作为基点的县域治理组织体制改变了以组院或村小组为基础单元的县域治理组织体系,实现了治理精准对接到户,增强了县域治理的基点支撑,让县域治理的基础更加牢固。2022年竹溪县群众安全感民意测评在全省103个县市区排名第一。二是家建工程完善了县域服务体制。竹溪县深入开展“齐家、育家、暖家、安家、富家”工程,联动县级政府多个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构建纵横联动的服务供给体制,改变了传统的逐级输送服务的方式,直接服务到户。竹溪县小南沟村“富家”工程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发展“大家”产业每年可增加农户收入总额达300多万,让农户有了实在获得感。
竹溪县积极探索“小家齐助推大家齐”的新时代“齐家”路径,以小家庭推进县域大治理,为新时代“齐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与启示。
(一)从家开始是实现县域治理有效的关键前提。新时代“齐家”与传统以礼教、伦理方式实现家庭道德秩序统一的“齐家”不同,不仅强调家庭道德建设,同时也包含家庭参与公共治理能力的提升。家户既是一个生产生活单位,同时也是国家治理的基点,是国之根本,齐家而后方能治国,因此县域治理有效的关键前提是建设好家庭基点。其中,家文化建设是家建的重要基础,要结合地方家庭文化的特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原则,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形成“大家”认同的良善家文化价值。同时要以家建档案为载体,深入宣传优秀家规家训内容,记录家庭在党和国家政策支持下的发展变迁,强化“小家”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提升家庭自我服务、参与治理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家文化润泽心灵、涵养道德的治理作用。
(二)“小家联大家”是县域治理有效的重要方法。新时代“齐家”超越传统“齐家”的“自我家庭”本位,不仅追求“小家齐”,更要实现以“小家齐”推动“大家齐”。小家与大家联合共治是提升县域治理效能的重要方法。“小家联大家”本质上要求建立家为基点的县域治理共同体,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完善小家与大家的联结机制和沟通机制。这要求将建立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和自上而下的沟通渠道相结合,通过民情的上达和政策的下达,形成“小家”与社会大治理的双向有效互动,将家治效应扩展到社会层面,为国家治理提供更加宽厚和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完善和创新“小家”与县域治理的联结机制,包括利益联结、文化联结、关系联结等,在共同的价值认知、利益基础、关系网络基础上推进“小家联大家”的基层治理。
(三)“大家帮小家”是县域治理有效得以持续的重要保障。传统“齐家”是单向度的“修身、齐家、治国”的递进,新时代“齐家”强调小家庭与社会大家的双向互动,大家庭与小家庭之间要实现互帮互助。因此作为“大家”的社会要创新自上而下的联家渠道和治理成果共享机制,增强家庭参与治理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基层治理过程中,要坚持党建引领、政府负责、家户主体的多元协同共治格局,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优化需求解决机制,推动民需现场解决、即时解决,在民需表达与解决过程中实现治理成果共享。
今年以来,茅箭区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凝聚发展合力,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谋划布局“三招棋”,做好规划引领、强基固本和共同缔造,统领推进乡村建设“八件事”,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是探索实施“一二三四”工作法。摸清一个底数。深入一线摸排调研,全面摸清家底现状,聚焦群众需求,梳理短板弱项,为“八件事”的精准实施奠定基础。围绕两个方向。一方面,迅速补齐短板弱项。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部分公厕管护不到位、垃圾分类基础设施不足等群众反映集中问题,靶向发力,及时解决;另一方面,提档升级打造样板。立足本地人才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统筹整合乡村建设项目12个,资金3380万元,打造优质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样板。实行三个机制。建立拉练机制、定期调度机制和通报机制,每半个月召开“八件事”工作调度会,每季度组织一次拉练观摩活动,每月及时收集各项工作动态。建立四个清单。建立现状清单、目标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按照近细远粗、分步推进的原则,明确工作任务,挂图作战,逐条考核验收。二是全面细致规划乡村建设。坚持南部山区规划建设一盘棋,将14个行政村纳入城市开发国土空间规划,完成南部山区22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合理划定各类空间管控边界,优化布局乡村生活空间,严格保护农业生产空间和乡村生态空间。严守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红线,以科学的村庄规划引领全区乡村高质量发展。
不断完善农村道路、污水、垃圾治理、厕所革命、安幼养老中心、新能源充电桩和寄递物流站点等基础设施,推进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提升城乡面貌、教育质量和健康等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全面保障农村道路畅通。持续开展“四好农村路”创建,今年实施的S446大川至白石段道路、五条岭至卡子村公路等五项改扩建工程按时按质稳步推进中,目前全区已实现村村通公路,农村公路运维管护良好。二是全域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85座,日处理能力达到992吨,农村污水治理能力达到80.56%,对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实时远程监管,提高管护水平和响应效率。目前,茅箭污水处理模式已成为全市样板。三是进一步加大垃圾治理工作推进力度。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围绕“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结合实际打造以王家村民宿、康家村共享菜园等7个片区为乡村生活垃圾分类先行试点片区,按照“一乡一特色、一村一探索”原则,狠抓各项任务落实,目前新建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37个,发放家庭两分类垃圾桶1500余个,配置分类收集三轮车11辆,完成易腐垃圾堆肥点6处,设置积分兑换超市10个,资源回收屋4个。四是积极推动厕所革命,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合理规划布局建设农村公厕,旱厕应改尽改,不打折扣完成厕改任务,加强日常维护管理,做到公厕干净、群众满意。五是因村制宜,优化安幼养老关爱服务。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作用,为农村适龄幼儿开展健康教育课堂和健康体检,提供科学喂养、合理膳食、疾病预防等健康指导,为养老中心为老人提供慢性病管理服务。同时以“一老一小”需求为导向,“应建尽建”农村安幼养老服务设施,发挥志愿者、留守妇女、老年协会、驻村干部优势,积极开展关爱服务送上门活动,把工作做到“家门口”、“心坎上”。六是紧扣居民所需,大力建设新能源充电设施,紧盯民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机遇,印发《茅箭区2023年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上半年共建成1071个充电桩,其中公用桩227个,专用桩30个,个人桩814个,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体系,极大方便了居民出行。七是整合资源,全面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建立完善“超市+快递”、“村委会+快递”“文旅融合驿站+快递”等多形式村级服务站点,村级服务网点全覆盖。构建“上下联通”物流体系,快递下行投递,由邮政顺路组网开通邮路,以各村实际定频次配送到村级站点,同时推动特色农产品上行,打造企业、合作社、农户与邮政公司个性化定制合作的模式。
一是党建引领,发挥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龙头”作用,不断丰富“党建+”乡村建设模式,结合“五亮五共”活动,发挥“村支部—小组长—党员中心户—群众”的联户服务机制作用,定期开展“家访”“座谈”,听取村民“八件事”意见建议,及时解决村民关心的民生实事。二是积极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泛开展乡村建设宣传教育。在乡镇道路沿线和村民聚集区设置宣传标语、宣传横幅、墙体图画,运用村委会显示屏、村村通广播定时播放乡村建设“八件事”新闻。开展“绿色环保,一路童行”、垃圾分类实践、“小手拉大手”等活动,目前已开展20余次垃圾分类宣讲会、60余次院子会、700余次入户宣讲,在乡村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三是共同缔造,让群众“动起来”。由村级合作社牵头,组织群众以志愿服务、按劳计酬等方式参与共建农房院边绿化、村内茶园果园管护等项目,积极动员群众参与乡村建设“八件事”,切实变“要”为“我要干”,让群众由“旁观者”变房前屋后美丽环境的“缔造者”、“管理者”、“维护者”。
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加强工作合力,注重调查研究,因地制宜,推动乡村建设“八件事”统一规划、按需建设;进一步强化规范建设管理,加快推进“八件事”项目建设,确保工程项目按时完工,尽早发挥作用;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本级资金投入,完善配套设施和管理维护,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多方位向上争取资金,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确保项目有序推进,持续推动乡村建设“八件事”更快更好发展,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张湾区结合下基层实践活动和能力作风建设年的要求,深入基层开展走访调研。因地制宜地探索推进了“1+N”等“五种”城乡养老服务新模式,填补了城乡养老服务“真空带”,打造乡村养老服务“全覆盖”的新高地。
(一)“党群服务中心+N+签约医生”模式,即: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N”个养老照料服务点,每个服务点签约医生定期开展健康指导和心理健康服务。主要针对村级规模比较小,人口比较少,居住又比较分散的情况下而采取的一种模式,适合于人口较少的黄龙镇青石村、大沟村,柏林镇的太山村、陈坡村,西沟乡的岳竹村、沙洲村,方滩乡的文武沟村、喻家湾村等村。这些村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在各居民片区建设若干个养老照料服务点,由村干部包点做好指导服务,签约医生定期到养老照料服务点开展健康指导服务,很好地破解了建不起难持久和专业指导不到位的问题。
(二)“1+N+签约医生”模式,即:依托城乡养老照料中心,建设“N”个养老照料服务点,并在每个服务点,由签约医生定期上门为服务点周边的居民提供健康指导服务。针对部分城乡居民居住分散的特点,在原有已经建成的1个养老照料中心基础上,随湾就片再建若干个养老照料服务点。以柏林镇秦家坪村、白马山村,黄龙镇朱庄村,西沟乡西沟村为例,人口分布随湾就片形成若干小片区,以每一个小片区为单元,利用闲置资产或是农户自愿提供的房屋建设养老服务点,小片区居民5分钟内可到达养老服务点,享受“冬有暖、夏有凉、四季有热水、活动有设施、相互有照料、康养有指导”的基本服务需求。
(三)“镇村社联建共享1+N+文化广场+医疗康养”模式,即:以集镇人口较集中的区域,依托镇和村、社区共建1个镇级养老照料中心,在集镇周边居民片区分别建设若干个养老照料服务点,共享1个镇文化广场和1家医疗服务机构,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和医疗康养指导服务。张湾区柏林村、柏林社区居民主要分布在老白公路柏林段公路两旁,利用柏林社区闲置房屋资源,建设1个标准化的镇级综合养老照料服务中心,免费开放集镇中心健身广场、文化娱乐室,让柏林村、柏林社区公路两边城乡居民就近享受服务。同时在城乡各居民片区点选取部分闲置房屋,建设若干养老照料服务点,就近开展养老照料服务与医疗康养指导服务。
(四)“村社联建共享1+N+幸福食堂+医疗康养+养老机构”模式,即:以集镇人口较集中的区域,依托镇和村、社区共建1个镇级综合养老照料中心,在集镇周边居民片区分别建设若干个养老照料服务点,共享1个幸福食堂、1个医疗服务机构和1个养老机构。张湾区黄龙镇素有“小汉口”之称,集镇周边分别集聚着李家湾村、黄龙滩村、黄龙社区和移民村双丰村、水源保护搬迁安置村堰石村,有1.2万余人,利用堰石村搬迁安置集体房产,400余平方米,建设1个镇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分别在李家湾、黄龙滩、黄龙社区、双丰村建设若干个养老照料服务点,并在就餐需求较大的堰石村建设1个幸福食堂,依托镇卫生院、西苑医院养老护理院为周边城乡居民提供家庭上门签约医疗保健服务、到综合养老照料中心开展医疗康养指导服务,对困难失能老人由西苑医院养老护理院提供托养照料服务。
(五)“养老机构+养老照料中心+幸福食堂+N”模式,即:以本村或是本社区内的养老机构为依托,建设养老照料服务中心和幸福食堂,再由村或社区在各居民片区建设若干养老照料服务点。张湾区车城路街道镜潭社区租用房屋1800平方米发展医养产业,医养中心一楼300余平方米建成社区养老照料服务中心,免费对老年居民开放,同时开办幸福食堂对周边老年人开放。下一步社区将在周边居民区建设若干养老照料服务点,并与专业公司签订医疗康养指导服务,让居民享受更加专业、更加温馨的养老照料服务。
过去,往往多注重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只要是每个村、每个社区都建了养老照料中心就认为是养老服务到位了,但往往是养老服务“设施”的到位掩盖了对养老“服务”到位。张湾区探索推进的“五种”城乡养老服务新模式,从传统的“单点位服务”转向“多点位服务”,实现了多种资源与养老照料服务的融合。
从探索推进情况来看,这五种养老照料服务模式存在的共性特点就是:一是实现养老服务点位“小型化”,20多个平方米即可,满足基本的养老照料服务需求设施;二是实现养老照料服务“便利化”,把原来倡导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逐步建成“5分钟养老服务圈”;三是实现养老照料服务“均等化”,倡导的就是随湾就片建养老照料服务点,让每个服务点都具备基本的养老照料服务功能,让每位老年人就近都能够享受到服务;四是实现养老照料服务“专业化”,把医疗康养、心理慰藉等专业化的问题通过签约医疗服务机构定期到养老照料服务点,为老年人开展常规身体检查,做好医疗健康指导服务和相关的心理健康指导,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
武当山特区始终把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打出抓创新、强引擎,求突破的组合拳,以景区办事处紫霄村、太极湖办事处十字岭社区为典型示范,带头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
一、以“产业兴旺”为核心,整合资源提升服务水平。太极湖办事处十字岭社区准确把握社区的现有资源优势,通过广泛征求并采纳群众意见,将十字岭社区三组大槽子沟30亩土地入股十堰市昌福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盘活社区闲置土地,吸纳周边群众务工,让群众参与到社区营商工作中,惠及56户居民,带动村社区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余元。景区办事处紫霄村积极动员市场主体参与共同缔造活动,进行街区改造和业态升级,使村商业形态等面貌焕然一新,配合景区办事处定期开展经营场所规范文明经营自查工作,优化了旅游市场秩序,提升了旅游服务品质。同时景区办事处还积极探索“财政资金撬动、村集体适当补助、市场主体大量投入”的多元投入机制,激活了创建活力。紫霄村根据本村实际情况,拿出少量资金对市场主体、返乡创业大户进行配套奖励,鼓励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吸引投资业主进驻,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各市场主体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宾馆饭店改造提升、民宿升级改造及业态更新迭代,按照“日有风景、夜有风情、食有风味、人有风度、品有风韵”的“五有”标准,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共享发展格局,推动旅游经济转型发展。
二、以“生态宜居”为目标,加快环境整治完善便民设施。2021年以来,景区办事处在街区改造、民宿产业发展及业态升级工作中,累计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用于道路硬化、街区亮化及环境提升,景区面貌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改造、景区安全管理beat365、消防安全等工作,持续开展“周五大扫除”活动,对辖区综合环境、安全管理不足之处进行整治,消除安全隐患,美化景区环境,提升景区“颜值”。动员游客文明旅游,在景点沿线以多种载体宣传倡导文明旅游,在各游客集散地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劝阻游客不文明行为。通过营造浓厚的“共同缔造”氛围,让游客主动参与其中。太极湖办事处十字岭社区通过多次召开“小院会”“圆桌会”“三方联席会议”和入户调查,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立居民需求清单,组织7家社区下沉单位召开联席会议,解决了庄子路口暴雨季节积水、山水国际小区无健身器材、四组棚户改造电路改造等10余件民生事项;陆续建成了占地1800㎡的十字岭社区党群活动中心、3600㎡的文化广场,面积600㎡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邻里中心”“同心驿站”,辐射周边5000余居民,增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三、以“乡风文明”为主题,狠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居民公约》和《红白理事会制度》,建立社区“红黑榜”制度,将“社区干部+群众代表+社区学生”三方代表组成评价队伍,在每月的第三个周末开展“门前三包”环境评比、不文明行为曝光,让群众看,群众评。实行环境卫生、志愿服务和文明家庭积分兑换制,使用积分到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站”换取矿泉水、洗衣服、抽纸、洗衣皂等奖励,切实转变群众生活习惯,提升文明素养。充分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邻里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等阵地功能融合开展文化服务进社区,开展理论大讲堂、优化红色书屋、配备健身中心,组织好民俗表演队、统战小分队、残疾人协会等社会组织力量,为群众共享高品质生活奠定了基础,拉近了邻里关系、联络了邻里感情,大大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
四、以“治理有效”为保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紫霄村筑牢党建引领“桥头堡”,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航作用,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提供坚强保障。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优化村“两委”人员结构,选优配强火车头”,通过村务公开栏“晒”、组织生活会“述”、党员群众“评”的方式,制定村级班子履职目标10余条,确保村级班子履职有抓手、尽责有动力;与景区“小红帽”联合建立2个党建服务点,通过党员干部轮值制度和联席协商机制,实现了大事共议、难题共商、实事共办,办好民生实事30件;畅通村民沟通渠道,有效解决群众矛盾纠纷、政策咨询、游客引导等各类问题300余件。十字岭社区“小院会+爱心群”营造和谐氛围。十字岭社区党总支每月组织居民参与到“小院会”中,开展党群协商议事,大事小事由居民共同协商拍板解决,先后商定解决小区内门禁系统提档升级、电动车充电桩安装、小区监控系统维修等民生实事。各片区、各小区建立微信群及下沉党员群,社区“两委”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经常性通过微信群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点单”活动、爱心帮扶、未成年安全教育等活动,带动居民中的热心、爱心人士共同参与社区治理,营造社区“共同缔造”群管群治的浓厚氛围。
五、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激活发展内在动力。紫霄村红利三方共享“保民生”。推行产业发展1+1+1”分配 模式,推动村集体、群众、市场主体共谋合作商机,共享发展红利。村集体“股权化”得利增收,因地制宜盘活集体资源,以资金投入量化股权、资产资源折资入股、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市场主体发展,并根据产业经营状况和村集体参与产业管理服务水平。采取“保底收益+股权分红”的方式,定期收取服务费用和股权分红,使村集体经济不断滚动增收,同时建立激励机制,从村集体经济收益中提取干部贡献奖励,充分激发村干部投身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群众“多元化”获利增收,推动群众由流转房屋得微利向流转房屋得租金、就业务工得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自主经营得现金、产业奖补得奖金等综合性增收转变,225户群众人均纯收入2万元;由村集体出资为群众购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为群众发放养老补贴、丧葬补贴、教育补助等,让群众充分享受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积极投身集体经济建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